自治区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保护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

发布日期:2020-09-30 浏览量:

一、课程简介

《保护生物学》是面向生物科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开设的自然科学生物类专业课程。也可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保护生物学》是从保护生物及其环境的角度出发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是研究生态危机起因及预防机制的具有价值取向的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共科学,聚焦于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系统等多层次的研究和保护,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综合,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和自然财富,也是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明确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可以起到推广辐射的作用,他们可以将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带入到中学的课堂、中学生的生活及学生的社会关系中。为同学们未来步入社会、投入到祖国建设的征途中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定下基调。力求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立项时间

2020年9月(NXSZ20203067

   课程思政建设受到了宁夏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保护生物学》(宁大党发〔201854)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 “课程思政”精品项目(NXSZ20203067)的资助建设。    

   将《保护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做法及探索撰写成论文发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撰写了“基于生态文明的《保护生物学》课程思政精品项目建设”研究报告以便同行交流和参考。

三、教师团队简介

《保护生物学》教学团队的成员分工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了丰富的元素和素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杨涓老师为主讲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课程的讲授及基于OBE理念蕴含课程思政目标的大纲的修订,也是《保护生物学》讲义的主要编撰人;徐婷婷老师完成部分授课任务;郑国琦、杨贵军、牛东玲三位老师收集整理的反映我国或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案例(包含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充实了本课程的教学资源。

团队成员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研究,并多次获得奖励,其中杨涓、郑国琦指导的大创项目“宁夏银北贺兰山东麓林田湖草区土壤盐分与植物分布关系的研究”,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指导教师三等奖(科学探究类,2021.09),郑国琦指导学生作品“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阴坡和阳坡植被多样性研究”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奖指导教师三等奖(创新类2019)。牛东玲老师指导的学生社团“鸢尾花舍”是“萃葩网中国大学植物网联盟”在宁夏大学子站的建设者,将植物多样性保护很好的融入其中,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

 

四、开课资料:

《保护生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1、编写修订了基于OBE理念及课程思政目标的《保护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已纳入2022版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2、结合思政目标及思政元素,深度开发思政素材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科学运用声像资料,选择比较贴合教学的视频进行剪辑编辑或将网址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做观影记录、写感想,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补充,以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从而达到提高生态文明素养的目标。

4、录制《保护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视频和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5、积极开展和参加教学研究会议,努力提高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202165-7日,杨涓参加了“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与卓越育人研讨会”(华东师大主办)。2022723-25日,杨涓参加了“宁夏大学首期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暨课程思政教学研修班”的学习。

 

  

 

4.1 线上线下教学情况(网络运用+案例教学)

5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的确立

过程性考核:①针对重点章节如“什么是生物多样性”重点观看“澳洲动物探秘” 云横秦岭等进行记录和课堂作业计入平时成绩。课堂讨论及作业。如观看了苏峪口传奇重点讨论家乡的自然保护区及珍惜濒危保护生物,并将讨论整理计入平时成绩。遗传多样性一节典型案例大豆”“猕猴桃与奇异果等案例设置问题进行讨论。③笔记:包括课堂笔记和自行观看视频笔记。

 

6辐射情况

  带动教学团队其它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积极《普通生态学》《生物学综合实习》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的申报。团队成员徐婷婷主持的《普通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获得学院的支持,确立为院级教改项目。《生物学综合实习》也一直在努力申报课程思政及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项目。

积极参与宁夏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

《普通生态学》获2021年宁夏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目前已有徐婷婷、杨涓两位老师完成了课程的录制。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便同行交流和参考

 

联系我们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539号

学院办公室:0951-2062129教学科研办公室:0951-2062051

学生工作办公室:0951-2062831学院信箱:skxy@n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