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学院在知本楼二楼报告厅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职工大会,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主持。会上,院长苏建宇全面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并对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25年上半年,学院《免疫学》课程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斩获教学成果奖1项,彰显学院在本科教学质量与课程建设领域的硬实力;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已正式印发并全面执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提供制度保障,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最终获批6项,立项数量与质量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科研工作稳步推进;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工作顺利完成,新生结构与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公室及实验室硬件条件升级改造进一步完成,为教职工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与服务学生成长创造更优质的环境。随后,邓光存书记传达了学校新学期工作部署会精神,并重点解读了提升“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推进中卫校区扩容提质、建设宁夏高等研究院、编制“十五五”规划方案、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位点倍增等内容。他指出,2025年既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对学院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意义。他号召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挥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领域的优势,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与长远规划落地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8月25日,由宁夏大学牵头承担的2025年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夏枸杞根腐病微生态健康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启动会在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顺利召开。项目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项目聚焦宁夏枸杞产业面临的根腐病致病机制不清、微生态调控产品与技术缺乏等关键瓶颈问题。研究将整合分子生物学、微生态学、植物病理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深入解析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机制,研发高效生防菌剂,并探索地下渗灌条件下,基于不同土壤类型的水肥耦合模式与生防菌剂协同应用对枸杞生长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目标在于构建集成“抑病菌剂-精准水肥管理-土壤培肥保育”的智慧化栽培技术体系,实现降低根腐病发生率、提升枸杞产量与品质的综合目标。项目主持人郑蕊教授在启动会上汇报项目总体情况项目主持人郑蕊教授在启动会上对任务指标进行说明启动会由项目负责人、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蕊教授主持,特邀专家土木水利工程学院马波副教授、项目组主要成员郑国琦教授、岳思君教授、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朱金忠董事长、郝爱华副总、常红宇副总、朱金文经理、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晓英副总以及宁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直接参与本项目研究的部分研究生等20余人参会。会议明确了项目总体研究内容与任务指标分工,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研究内容与方案,与会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就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会后,项目组实地考察了宁夏...
8月21日至25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七期细胞黄浦(WLLA)研修班暨宁夏生物学会细胞生物学学术交流会在宁夏大学举办。本次研修班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宁夏大学生命与食品学部、生命科学学院及宁夏生物学会共同承办,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优秀青年独立PI,齐聚贺兰山下、黄河之滨,围绕“科研创新与团队管理”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开班仪式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黄浦研修班组委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徐素宏研究员主持。宁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秀芳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冯秀芳副校长在开幕式上强调:“承办此次研修班是学校落实‘部区合建’与‘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具体实践。通过汇聚全国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顶尖师资与优质资源,学院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区域内外的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协同合作,为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会议期间,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参会的多家高水平科研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涉及联合课题申报、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多个方面,为后续深度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研修班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细胞生物学前沿问题开展交流,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方向,完善了课程体系,促进了高水平科研合作与资源共享,为学院学科建设及学校“双一流”发展...
近日,由商务部授权、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主办,宁夏大学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饲料中心”)承办课程的“阿拉伯国家畜牧生产管理农业官员研修班”在银川启动。该研修班作为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为期21天,旨在推动中阿在现代畜牧领域的科技交流与能力建设。来自埃及、约旦、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四个阿拉伯国家的28名畜牧领域官员参加培训。饲料中心主任辛国省教授应邀请为学员作专题授课。他围绕牛羊饲草料加工调制与精准营养等关键技术,系统阐释相关理论体系、实用技术和典型实践案例,帮助学员全面提升对该领域技术的理解与操作能力。培训期间,学员们现场参观饲料中心实验室及饲料中试车间,深入了解先进检测方法和中试工艺转化流程,并就畜牧业标准化建设与实验室技术应用等议题开展交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员将所学技术应用于本国畜牧业推广与生产实践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化中阿农业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7 月 10 日下午,学院在二楼报告厅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此次大会旨在统筹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并对春季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学院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主持。会上,新入职的李冬老师首先作自我介绍,分享了自身的科研工作经历与未来规划。李冬老师的加入,为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壮大了学院的师资队伍。随后,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环节,邓光存领学了《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进一步强化了教职工对党徽党旗的管理、使用和认知。院长苏建宇对本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他进行了本次岗位聘任工作的政策解读和情况说明;通报了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分流、招生等相关工作以及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宁夏赛区决赛获奖情况,并着重强调晋级决赛的队伍要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还通报了本学期研究生培养、导师选聘工作进度,学院科研项目申报及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等情况,对部分教师办公室搬迁事宜进行了安排部署。最后,邓光存书记对就业工作和暑期安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分析了目前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和难点,强调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全院教师要齐心协力,切实扛起就业帮扶责任,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完成;关于暑期安全工作,他要求假期期间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切实做好师生人身安全和实验室安全工作。最后,邓光存表示,春季学期已结束,各位老师要认真总结上半年工...
7月6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宁夏赛区决赛在宁夏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竞赛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及宁夏赛区竞赛委员会主办,宁夏大学生命与食品学部、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在赛前会议上,宁夏赛区竞赛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玉炯教授向各位评审专家简要介绍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的基本情况和此次宁夏赛区决赛筹备有关情况,并对此次专家评分标准作了进一步明确。来自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等六所高校的评审专家及宁夏赛区竞赛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本次宁夏赛区决赛,共有73支队伍入围,随机分组,通过抽签确定比赛顺序,在各队选手汇报竞赛项目研究内容及收获和体会后,评委进行质询、打分。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区赛一等奖7名、二等奖13名和三等奖29名。此次竞赛不仅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拓宽科学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生命科学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落实重点实验室科普宣传责任,服务青少年了解大学校园文化、感受大学氛围、掌握科学研究特点,帮助中学生确立成长成才的人生理想和目标。6月30日上午,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100余名师生走进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研学参观和科普活动,感受生命科学研究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由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永林及马茜老师负责接待。周永林副主任向同学们讲述了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所承担的课题研究项目、人才培养以及仪器设备配置等情况。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不仅让高中生们对生物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参观活动有利于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学校概况,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更加明确了今后的目标方向,密切了高中与高校的学习交流。一些同学表现出了对生物科学浓厚的兴趣,表示将来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为国家的生物科学研究做出贡献。此次活动旨在让高中生们提前感受大学氛围,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是利用高校资源平台,与属地优质中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我校吸引优秀生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6月27日,受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梁婉琪和袁政教授到中宁枸杞科技小院依托单位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考察交流,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和科技小院郑蕊教授、毛桂莲教授、张虹副教授陪同考察。在杞鑫种业有限公司朱金忠总经理的陪同下,先后实地参观了公司鸣沙、营盘滩等枸杞种植基地,就不同基地栽培环境、种植技术和果实品质差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随后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枸杞产业发展中新品种培育、生产加工以及活性成分挖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讨。此次考察为沪宁高校与中宁枸杞科技小院搭建了良好沟通桥梁,开启了协同创新的新篇章。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加速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中宁枸杞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6月27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科学系主任周宁一教授、微生物代谢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林泉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生命与食品学部副部长徐金瑞主持。周宁一教授作了题为《微生物分解代谢二甲双胍的研究及其背后的故事》的报告,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报告向师生们系统阐述了抗糖尿病药物新污染物二甲双胍的微生物降解最新研究工作进展,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结构生物学水平解析了抗糖药物二甲双胍的微生物分解代谢机制,揭示了微生物在驱动二甲双胍环境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分析了二甲双胍降解基因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可能的进化过程。白林泉教授以《抗肿瘤安丝菌素的系统高产改造》为题,介绍了肿瘤ADC药物弹头分子安丝菌素P-3(AP-3)的多种遗传改造策略。团队通过大量喂养中间体的实验证实了N-甲基化和酰基化是限速的后修饰步骤;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锁定了导致菌丝断裂和细胞裂解的类枯草芽孢蛋白酶基因,发现了与安丝菌素外排和自抗性有关的若干基因;通过以安丝菌素衍生物为探针的化学蛋白组学分析鉴定了与细胞壁合成、核苷酸合成、中心碳代谢有关的AP-3互作蛋白;利用上述基因/蛋白的组合敲除或过表达显著提高了安丝菌素的产量,为实现其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参会师生就报告内容与两位教授开展了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二甲双胍的微生物降解,以及抗肿瘤药物安丝菌素...
6 月 27 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周宁一、白林泉教授应邀莅临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学院微生物学科团队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交流座谈会,座谈会由王智文教授主持。座谈会上,王智文教授首先对周宁一、白林泉教授的到访表示欢迎与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学院微生物学科的核心研究方向及团队在微生物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最新突破性成果。在研讨环节,学院微生物学科教师逐一围绕个人研究方向、课题申报难点及科研瓶颈展开交流。针对新型菌种筛选及代谢途径优化、课题选题方向等实际问题,周宁一教授和白林泉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建议老师们以本土微生物资源开发为切入点,结合宁夏地域生态特色,提升课题研究的实用性与创新性。两位专家的见解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现场互动频繁,学术氛围浓厚。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与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对口交流合作历史悠久,双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长期保持密切交流。此次访问交流进一步夯实了两学院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合作基础,双方一致认为将不断深化合作,聚焦学科交叉融合与区域创新需求,在联合攻关、平台共建、人才互聘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宁夏大学生物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服务管理工作,深入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动态与发展规划,引导广大毕业生厚植家国情怀、永续宁大情缘,6月19日,生命科学学院于知本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办2025届毕业生座谈会。学院院长苏建宇、各毕业班班主任、励行书院辅导员秦玉琦及毕业生代表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主持。座谈会伊始,毕业生代表们深情回顾了在宁夏大学学习生活的难忘时光,分享了个人成长的感悟与收获。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围绕学院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就业指导、学生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建设,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邓光存书记和苏建宇院长认真聆听每一位毕业生代表的发言,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回应和解释说明,表示学院将持续改进工作,努力为在校生和未来的毕业生创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随后,毕业班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也为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送上了真挚美好的祝福,并勉励大家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积极面对挑战,常回“家”看看。座谈会尾声,领导老师们向毕业生赠送毕业礼物,承载着学院对毕业生的深情祝福与殷切期盼。本次座谈会为毕业生提供了表达心声的平台,畅通了学院与毕业生的沟通渠道,更是一次生动的爱校荣校教育,为2025届毕业生文明、有序、温暖离校奠定了良好基础,激励全体毕业生满怀信心奔赴人生新的征程
牛疱疹病毒1型(BHV-1)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危害极大的高传染性病毒,可引发牛的呼吸道和生殖系统多种疾病,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牛疱疹病毒1型的快速、准确检测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近日,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玉炯、李勇、郭慧琛团队在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25 IF: 7.7)发表了题为“Double antibodysandwich ELISA based on rabbit monoclonal antibody targeting gD protein for thedetection of bovine herpesvirus 1”的研究论文,成功构建了一种基于兔单抗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为牛疱疹病毒1型的精准检测提供了新的工具。该研究以牛疱疹病毒1型的gD蛋白为靶点,构建了一个容量为7.14×10¹⁰cfu/mL的兔源单链片段变量(scFv)噬菌体展示库。通过三轮生物淘选,获得了三种高亲和力的scFv,并利用CHO-K1细胞表达出三种高亲和力的兔单克隆抗体。基于D3为捕获抗体、D2为检测抗体,成功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在3% BSA封闭、抗原孵育90分钟、显色15分钟的条件下,该方法对牛疱疹病毒1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与其它牛相关病毒无交叉反应。同时,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研究首次将兔单抗应用于牛疱疹病毒1型的检测方法开发,相较于传统的鼠源单抗和兔单抗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这一成果不...
5-氨基乙酰丙酸(5-ALA)作为血红素、维生素B12等重要生物分子的前体,在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利用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技术合成5-ALA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近日,宁夏大学/天津大学王智文团队在农业和食品化学领域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一区TOP,2024 IF:5.7)上发表封面论文,基于基因组尺度网络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溶氧条件下谷氨酸棒杆菌合成5-ALA的最优代谢通量分布,结合代谢工程首次实现了谷氨酸棒杆菌微好氧条件下5-ALA的生物合成。该研究基于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iCW773,模拟分析了不同的溶氧条件下5-ALA的得率和代谢途径,发现在微好氧和好氧条件下5-ALA的最大理论得率一致。而厌氧或微好氧发酵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可降低了发酵过程中曝气和搅拌等成本。且微好氧5-ALA生物合成过程中,可固定CO2,助力碳中和。基于网络模型的途径设计与分析,作者采用多种代谢工程策略来增强5-ALA的合成,包括通过融合表达关键酶SucCD和HemA以改善底物通道,组合优化C3-C4途径通量、辅因子CoA和TCA氧化臂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等强化琥珀酰辅酶A的供给。最后在微好氧条件下补料分批发酵,5-ALA产量达3.8 g/L,表明谷氨酸棒杆菌微好氧合成5-ALA的潜力。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的资助。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助理赵俊桃和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薄泰东为...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部署要求,全面推动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6月4日下午,学院于二楼报告厅召开教职工大会,统筹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学院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主持。会议伊始,邓光存以“筑牢思想防线 永葆清廉本色”为题,为全体参会人员讲授专题党课。党课中,邓光存从全体党员教师要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与重大意义、高校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剖析、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部署与纪律、躬身践行,作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表率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述,强调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和违规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在上半年师德师风建设集中学习教育环节,通过解读相关政策文件、剖析典型案例、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教师深刻认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就业工作推进会上,邓光存通报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学院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强调要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整合各方资源,拓展就业渠道,全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期末考试工作安排也在会议中进行了详细部署,会议要求学院教师要高度重视期末考试工作,严肃考风考纪,做好试卷命题、审查、保密等工作,加强考试组织管理,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确保期末考试平稳有序进行,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学院近期各项重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凝聚了共识,形成...
为进一步深化两校对口合建成效,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遗传与发育科学系主任梁婉琪教授一行于5月26日莅临生命科学学院访问交流。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科团队负责人及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交流座谈会。会议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苏建宇主持。座谈会上,苏建宇对梁婉琪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同时围绕科研协同创新、学生高质量培养、师资队伍提质增效,以及自治区和宁夏大学人才引进政策等核心内容,系统介绍了深化合作的具体需求和规划。梁婉琪教授分享了水稻生殖发育和植物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植物学团队如何运用前沿技术手段揭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分子机制。梁文裕教授详细阐述了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科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团队近五年来在科研探索中的核心研究进展。随后,来自两个学院植物领域的教师围绕各自研究方向展开了全面分享,并就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座谈会结束后,梁婉琪教授一行还参观了宁夏大学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实验室在植物学相关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并就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等事宜与宁夏大学的教师们进行了交流。此次访问交流为上海交通大学与宁夏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表示,未来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建立长期稳定...
联系我们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539号
学部综合办公室办公室:0951-2062129本科生培养办公室:0951-2062051
研究生培养办公室:0951-2062076学院信箱:skxy@nxu.edu.cn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