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为丰富教师们的业余生活,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情谊,10月25日,生命科学学院分工会组织教师前往贺兰县天骏青青生态园,开展了一场内容充实、氛围轻松的秋游活动。上午,老师们首先参观了天骏青青生态园的园区与特色民宿。园内秋色宜人,植被葱郁,大家漫步于林荫小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植物学专业的老师们边走边讲,结合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大家介绍各类植物的名称、特性及生态价值,将课堂知识融入自然观察,寓教于乐,收获颇丰。随后,大家齐聚运动场地,开展了一系列轻松有趣的团队互动活动。拔河比赛气氛热烈,跳绳、羽毛球等项目也吸引了老师们踊跃参与。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在协作中凝聚力量,展现了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午,老师们围坐一堂,品尝地道农家菜肴,畅谈教学科研心得,分享生活趣事,气氛温馨融洽。餐后,大家继续在生态园内体验采摘乐趣,并开展了轻松的棋牌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新老教师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夕阳渐落,秋游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秋游不仅让大家放松了身心,也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未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10月23日上午,华域生物科技(宁夏)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健瑞一行莅临学院开展交流座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敏及学院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由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主持。座谈会上,华域生物科技(宁夏)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健瑞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现状、业务范围以及未来规划。华域生物作为一家专注于生物细胞资源及核心抗体研发的企业,拥有国际领先的高水准细胞药物CDMO+CMO+CRO 平台,业务涵盖细胞资源存储、工艺开发、药物研发等全链条服务。王健瑞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希望能与生命科学学院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邓光存书记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情况,表达了希望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将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交流研讨环节,双方围绕项目合作申报、成果转化、访企拓岗、本科生实习基地建设、专业硕士生培养及科研合作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探讨。双方代表结合各自领域优势与发展需求,既深入分析了当前合作的可行性与潜在方向,也针对具体合作模式、长效机制建设等细节充分交换意见,为后续务实合作奠定了基础。座谈会后,华域生物科技(宁夏)有限公司一行参观了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实...
10月20日上午,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院长朱依谆教授、福建莆田学院药学院院长陈健敏教授率领两院专家学者代表团,莅临学院开展交流座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苏建宇、副院长李敏及学院部分骨干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由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主持。座谈会上,苏建宇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来访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院历史沿革、学科布局、师资力量、科研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表达了希望通过校际交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良好愿景。随后,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朱依谆院长围绕学院的学科优势、科研方向及国际合作项目展开分享。福建莆田学院药学院陈健敏院长介绍了学院在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及特色药材研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成效。学术报告环节,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的朱依谆教授、叶丽教授、张欣教授与福建莆田学院药学院的陈健敏教授分别结合自身深耕多年的研究领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各位教授的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多校在药学领域的学术互鉴与思想碰撞。座谈会后,来访专家在邓光存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家们对实验室完善的科研设施、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实验室建设、实验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了细致交流。此次交流座谈活动的成功举办,搭建了澳门科技大学、福建莆田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桥梁。三方均表示,将以此...
为积极响应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10月18日,宁夏大学隆重举办第十四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本届运动会以“纪念百年工运,弘扬抗战精神,促‘双一流’建设,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学院教职工踊跃参与,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队凝聚力。上午的团体赛项目中,学院教师团结协作、奋勇争先,在“合力建塔”“托球竞走”“蒙眼吃香蕉”等环节中密切配合,展现出蓬勃朝气与集体智慧。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与欢笑不断,充分体现了“全民健身+校园文化”融合推进的生动实践。下午的个(双)人赛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双人投壶”“校园保龄球”“校园主题套圈”等项目吸引了众多教职工参与。学院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交流,提升了幸福感与获得感,进一步激发了投身教学科研与学院发展的热情。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践行,也是推进校园文体活动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生命科学学院将以此次运动会为契机,持续弘扬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凝聚发展合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9月26日至29日,第九届中国植物蛋白质研究大会在山东烟台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整合组学时代的植物蛋白质功能研究”为主题,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183家单位的1100余名专家学者,匡廷云、邓兴旺、朱健康等多位院士及顶尖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前沿进展。学院“宁夏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创新团队在梁文裕教授和王玲霞副教授带领下,博士生梁旺利、任晓月、周婷,硕士生于雯静、颜子怡、高丽凡一行8人参会,开展多层次学术交流。会议期间,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学术报告、墙报展示与技术培训,认真聆听了多位顶尖学者的精彩报告,这些报告不仅涵盖了植物蛋白质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还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宝贵机会。博士生梁旺利在“青苗论坛”作题为《蛋白质乙酰化和琥珀酰化修饰揭示宁夏枸杞耐盐调控途径研究》的口头报告,系统介绍蛋白质酰化修饰在宁夏枸杞响应盐胁迫中的调控机制及关键蛋白功能初探,引发同行关注与深入讨论。多名同学通过墙报展示研究成果,内容详实、设计新颖,充分展现了团队科研风貌。此外,部分成员参加了“植物整合组学与蛋白质科学前沿技术”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前沿方法学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参会同学纷纷表示,此次大会拓宽了学术视野,启发了研究思路。周婷谈到未来将继续在植物蛋白质功能研究领域深入探索,加强与同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取得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颜子怡认为,交流中收获的...
9月24日上午,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滩羊新现病原流行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启动会在宁夏大学文萃校区民志楼203会议室顺利召开。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会议邀请湘湖实验室(浙江省农业实验室)研究员邵国青,都柏林大学医学院查尔斯皮肤科学研究所讲席教授、安徽理工大学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创院院长王文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储岳峰,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所长杨奇,宁夏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晓亮组成项目咨询专家组,为项目研究方案与核心内容提供专业指导和精准点评。宁夏大学生命与食品学部副部长徐金瑞主持项目启动会,并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领导及行业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项目负责人---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敏全面汇报了项目课题设置、实施方案、研究基础、进度计划及组织管理架构等。与会项目咨询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研究的目标定位与现实意义,同时围绕项目考核指标的可操作性、组织实施的高效性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精准预判项目执行中可能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潜在风险,并从技术方案优化、跨领域资源整合、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为项目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方向指引。项目负责人李敏,项目组骨干---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张炜、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于岩飞、上海理工大学讲师秦晓杰、宁夏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疫病诊断室主任白涛涛、宁夏中牧亿林畜产股份有限公司...
9月24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储岳峰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张炜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敏主持。储岳峰研究员作了题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与防控研究进展》的报告。他依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疫情数据,阐明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CPP)在我国多个地区广泛流行且危害性大的特点,详细介绍了PCA分析、荧光定量PCR、IHA、间接iELISA等技术在CCPP流行病学诊断中的应用。最后展示了课题组在CCPP疫苗研发领域的最新成果,使师生对CCPP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从研发到动物试验评估再到生产全流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张炜教授作了题为《动物细菌病人工智能诊断及生态防控的整体构想》的报告。他围绕动物疫病人工智能诊断及生态防控整体构想展开,以不同动物的视角异常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手段构建动物疾病诊断模型为例,详细阐述了团队针对呼吸道症候群、消化道症候群、皮肤关节症候群、异常体态动作捕获等搭建的人工智能诊断平台。此外,张炜教授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GTDB-tk软件建立菌株和噬菌体库开展后续防控,为师生们提供了细菌病智慧防控的新思路。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交流环节,师生们纷纷就感兴趣的技术和研究内容展开激烈讨论。本次报告会进一步启发了师生们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利用AI 算法等新型技术手段进行精准科研,同时对于生物信息工具的选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拓宽师生...
9月23日下午,国家高层次人才安徽理工大学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创院院长、都柏林大学医学院查尔斯皮肤科学研究所讲席教授王文新,湘湖实验室(浙江省农业实验室)研究员邵国青应邀为学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敏主持。王文新教授以《新一代基因递送载体:支化/环化聚(β-氨基酯)》为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他从高分子聚合机理研究谈起,分享了团队在“新型智能响应型基因递送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揭秘了如何利用“高分子材料”这把剪刀,剪裁基因治疗的未来。通过对比抗病毒载体和LNPs两类载体各自优缺点及其团队动物实验数据,深入阐述了新型高分子载体在基因治疗和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意义。最后,王文新教授以小鼠皮肤试验展示了高分子材料通过智能设计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为治愈人类基因疾病做出的重大贡献。邵国青研究员作了题为《AI在猪病防控中的应用探索》的学术报告,为师生科普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感知与自主决策,实现从“经验农业”到“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历史性跨越。他向大家展示了利用AI处理海量数据的精准性以及对于多元数据的强大整合能力,并最终实现由“治已病”到“治未病”的预防型医疗,为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技术革命。最后邵国青研究员对AI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分享了如何将AI与生活学习结合,拓展自身专业视野。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王智文教授赴日本,出席了第77届日本生物技术学会年会。凭借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突出成果与创新贡献,王智文教授荣获2025年“亚洲生物技术青年科学家奖”。日本生物技术学会年会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生物技术盛会之一,自2002年该学会设立“亚洲生物技术青年科学家奖”,旨在发掘并激励亚洲范围内45岁以下、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每年度评选1-2名非日籍获奖者。2025年,学院王智文教授独自获得该奖项。此次会议上,王智文教授还受邀作题为“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for production of bio-chemicals”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其研究团队近几年的最新成果与技术突破,引发参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有效提升了我校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知名度。会议期间,王智文教授与参会科学家围绕合成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及科研合作展开深度交流,为后续开展高水平跨国合作、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王智文教授赴日参会并斩获殊荣,既是个人学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学院科研水平持续提升、国际交流不断深化的生动体现。未来,学院将继续搭建更多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支持教师与科研团队积极融入全球科研网络,为推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更多活力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马海军副教授与厦门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在国际综合性高水平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3+2’Cooperation Pattern of Amphipathic AIE Phototheranostic System for Multimodal Image-Guided Synergistic Type I/II Photodynamic-Photothermal Therapy”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马海军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厦门大学陆治香教授、清华大学危岩教授、香港科技大学Ryan T.K.Kwok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教授,宁夏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研究针对常规光诊疗剂在肿瘤诊疗过程中存在光漂白及功能单一等缺陷导致效果不佳的问题,我们设计开发了一种“3+2”复合模式的双亲性AIE光诊疗剂—TDTMSB,其展现出长发射波长、大Stokes位移(300 nm)、较小的能级;同时,TDTMSB具有高活性氧生成能力(1O2, ·OH和·O2−)和光热转化效率(40.5%)。此外,TDTMSB对恶性肿瘤可实现荧光成像、光声成像、光热成像的多模态成像效果以及I/II型光动力治疗(PDT)协同光热治疗(PTT)的光疗作用。研究结果将为多功能纳米诊疗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策略。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02/advs.20250795
9月22日,同济大学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院院长陈建军应邀莅临学院开展学术交流。生命与食品学部部长王玉炯、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敏、生命与食品学部副部长徐金瑞以及学院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交流座谈会。会议由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主持。座谈会上,邓光存书记介绍了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布局、师资力量及科研成果。陈建军院长结合同济大学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院的建设经验,围绕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意见。在学科建设方面,陈建军院长建议学院进一步聚焦优势方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生命科学与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等领域的深度结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品牌。与会教师也纷纷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陈建军院长进行了热烈交流,现场氛围浓厚。交流座谈会后,陈建军院长作了题为“出生缺陷疾病的遗传与环境交互机制及干预策略探索”的学术报告。报告会上,陈建军院长围绕遗传性视觉系统缺陷疾病、脑部发育缺陷疾病和不孕不育疾病等临床目前无法治疗的病例展开讲述,详细介绍了课题组近几年利用遗传学及功能基因组方法,对相关疾病的遗传原因及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对这些科学问题的解答是推动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重要源动力,也是实现精准医学及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所在。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参会师生就报告内容与陈建军院长开展了交流讨论。此次访问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两院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为学院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提...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间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2025年9月18日,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华为国率领学院学术骨干一行3人,赴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访问交流。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生命与食品学部对外合作交流办公室负责人徐鹏鑫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伊始,邓光存对东南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布局、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随后,华为国重点介绍了学院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家级科研项目攻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强调“以学术交流推动学科进步,以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细化合作方案,推动实质性合作落地。此次交流为两校生命科学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以此次访问为契机,进一步梳理合作方向,细化合作方案,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项目申报、科研创新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共同探索跨区域、跨校合作的新路径。会前,华为国一行参观了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为深入了解青年教师发展需求,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9月11日,我院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共话成长,共谋发展。座谈会伊始,苏建宇院长对青年教师加入学院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展现出的蓬勃朝气与创新活力。同时,结合学院发展规划,他希望青年教师能立足岗位,将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紧密结合,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交流分享环节,青年教师们畅所欲言,围绕教学技能提升、科研资源获取、职称评审政策、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提出困惑与诉求。学院领导认真倾听,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详细解答。最后,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作总结讲话。他强调,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未来与希望,学院将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不断优化制度保障,完善服务体系,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他对青年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师德师风,提升专业素养,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在学院发展新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此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拉近了学院与青年教师的距离。未来,学院将持续关注青年教师发展,通过多样化举措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为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力量
9月4日下午,生物学杂志社社长葛玲一行莅临生命科学学院,双方就学科建设、学术交流、文章投稿及期刊建设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生命与食品学部部长王玉炯、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苏建宇、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敏、生命与食品学部副部长徐金瑞及学院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主持。座谈会上,苏建宇详细介绍了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布局、师资力量、创新团队、科研平台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生物学杂志》编辑部主任邓宇介绍了杂志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生物学杂志社社长葛玲阐述了杂志社为树立行业标杆而推出的“标杆工程”,并清晰说明了针对优质稿件的稿费奖励标准,以激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助力杂志内容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双向提升。随后,双方围绕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学术成果转化、期刊投稿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王玉炯部长对生物学杂志社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他高度肯定了杂志社长期以来在学院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育等方面给予的有力支持与重要贡献。同时指出双方可以从拓展优质论文投稿合作空间入手,紧扣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围绕学生学术论文发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推广等关键领域,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深化合作。会议结束后,在学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生物学杂志社代表参观了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地了解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建设、特色研究项目及成果应...
8月29日上午,学院在知本楼二楼报告厅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职工大会,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主持。会上,院长苏建宇全面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并对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25年上半年,学院《免疫学》课程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斩获教学成果奖1项,彰显学院在本科教学质量与课程建设领域的硬实力;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已正式印发并全面执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提供制度保障,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最终获批6项,立项数量与质量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科研工作稳步推进;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工作顺利完成,新生结构与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公室及实验室硬件条件升级改造进一步完成,为教职工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与服务学生成长创造更优质的环境。随后,邓光存书记传达了学校新学期工作部署会精神,并重点解读了提升“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推进中卫校区扩容提质、建设宁夏高等研究院、编制“十五五”规划方案、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位点倍增等内容。他指出,2025年既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对学院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意义。他号召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挥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领域的优势,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与长远规划落地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联系我们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539号
学部综合办公室办公室:0951-2062129本科生培养办公室:0951-2062051
研究生培养办公室:0951-2062076学院信箱:skxy@nxu.edu.cn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