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生命与食品学部赴银川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
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生命与食品学部赴银川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雁院长一行莅临生命与食品学部访问交流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袁政教授学术报告会
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生命科学学院、生命与食品学部联合组织教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风腐之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4月17日,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生命与食品学部,以深化“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组织30余名党员教师赴银川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在银川监狱驻地,各位党员依次参观了监区各功能区,每个区域既展现了法治教育的成效,也彰显了监规纪律的不可逾越,每个场景都让参观者对司法惩戒与改造教育有了更全方位的认知。在以案示警环节,劳动改造人员现身说法,剖析因无视党纪国法一步步沦陷的过程,告诫在场人员要心存敬畏,莫要怀有丝毫侥幸心理。各位党员在真实场景中接受了思想洗礼,切身感受到违纪违法的沉痛代价,深有感触地表示这次零距离的警示教育,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震撼人心。本次活动通过“亲临体验+现身说法”相结合的形式,让党员干部切身体会到违纪违法犯罪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沉重代价,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严守纪律红线,强化廉洁意识,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位党员一致表示,今后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廉洁自律,警钟长鸣
4月1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雁院长、袁政教授应邀莅临生命与食品学部访问交流。生命与食品学部部长王玉炯,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邓光存,生命与食品学部副部长徐金瑞,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方海田及部分科研骨干参加座谈。会议由生命与食品学部常务副部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苏建宇主持。邓光存介绍了生命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自2001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支持学院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方海田介绍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张雁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科优势,在合成生物学、水稻泛基因组研究、脑科学、DNA硫修饰等前沿领域开展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以及在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交流环节,双方围绕各自的研究方向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王玉炯在最后总结时指出,希望以此次访问交流为新的起点,持续将双方的合作推向新高度,学部将积极主动融入自治区科技创新战略,通过对口合建工作机制,加强与东部高校的全方位合作。此次交流座谈会不仅搭建起双方沟通合作的桥梁,更为后续深度交流与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袁政教授学术报告会
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生命科学学院、生命与食品学部联合组织教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风腐之殇》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袁政教授学术报告会
2025年4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袁政教授应邀为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水稻分生组织活性调控和杂种势利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敏主持。报告会上,袁政教授首先介绍了植物分生组织活性的维持与属性转换在植物形态建成和产量中的关键作用。详细阐述如何利用遗传筛选、生物传感器和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系统解析植物激素茉莉酸信号通路调控水稻花序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及研究成果。揭示了茉莉酸信号通路在水稻花序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袁政教授还介绍了三维建模等创新方法,展示了水稻顶端分生组织在生物量杂种优势形成中的研究成果。通过袁老师精彩的讲授,师生们对于上述研究思路和进展有了更加深刻且全面的认识。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报告会。互动环节,现场气氛活跃,参会师生就报告内容与袁政教授进行了交流讨论,激发了大家对植物科学相关研究的热情和兴趣。报告会的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搭建了一个与知名学者面对面学习交流的平台,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更对我院的创新教育和科研实践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袁政教授学术报告会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刘晓明教授学术报告会
2024年10月30日,美国爱荷华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Iowa)解剖与细胞生物学系刘晓明教授应邀为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作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敏主持。刘晓明教授以《特发性肺脏纤维化雪貂模型的建立》“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 Ferret Model 0f l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为题,介绍了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不可逆肺部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治愈甚至减缓病理进程。而缺乏能够复制人类IPF主要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是阻碍其病理机制和有效药物研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刘晓明教授科研团队首次利用雪貂制备肺脏纤维化模型,该模型能够复制是IPF病理进程不可逆性、肺脏“蜂窝状囊肿”结构和远端肺上皮“近端化”等人类IPF的典型特征。单核RNA测序进一步揭示该雪貂模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与人类IPF相似。BLM雪貂比其他大型动物(即狗、猪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表明IPF雪貂是研究IPF发病机制和测试IPF治疗策略的可靠模型。本研究能够进行纵向肺功能测试并通过CT评估病因和治疗效果。此外,KRT7谱系细胞参与了雪貂肺部lPF的发病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断。参会师生就报告内容与刘晓明教授进行了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IPF发病机制和测试IPF治疗策略的可靠模型的了解。报告会的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搭建了一个与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的...
近日,2024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结果揭晓,全国共283位教师、500名学生获奖,我院杨易教授获此殊荣。杨易教授是我院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遗传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宁夏大学多学科混合式智慧教育教学应用推广教学团队负责人,宁夏生物学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教育教学委员会委员。她秉持“以本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作为《遗传学》课程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科前沿知识与科研成果有效融入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做教学改革的探路者和引领者,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她的带领下,《遗传学》课程连续三次荣获学院“课程建设优秀奖”,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线下课程、获批宁夏大学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主讲的《人类遗传探秘》在学堂在线平台运行11期,荣获首批宁夏回族自治区线上一流课程,带领团队老师坚持开展线下通识选修课程,为宁夏大学全校本科生提供线上线下混合式素质教育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她主持完成自治区质量工程项目2项,获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荣誉,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 “教学风采奖”1次,先后获宁夏大学首届、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她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宁夏自然基...
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宁夏教育厅主办、宁夏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区高校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决赛在宁夏师范大学古雁校区举行。来自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等18所高校的199名学生入围决赛。我院2021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本科生阳震在此次比赛中表现卓越,荣获理科组(中学生物)一等奖,并斩获“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说课奖”“最佳课堂教学奖”三个单项奖。同时,我院师范教育教研室周续莲老师、李晨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比赛,早在十月中旬就进行了学院“第九届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选出了参赛选手。接到比赛通知后,师范教育教研室制定了全面而周密的备赛计划,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件、说课课件、说课训练、课堂教学训练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和训练。备赛过程中,指导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打磨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语言和教姿教态,力求让选手以最佳状态参与比赛。阳震同学以高中生物学必修二教材中“DNA分子的结构”一节为教学内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新课程理念、自信从容的教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体现出我院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扎实的工作作风,展现了我院师范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风貌。此次比赛,是我院在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为今后指导师范生参加教学技能比赛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培育新时代卓越教师迈出了坚实地一步。获奖学生简介:阳震...
联系我们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539号
学部综合办公室办公室:0951-2062129本科生培养办公室:0951-2062051
研究生培养办公室:0951-2062076学院信箱:skxy@nxu.edu.cn
友情链接